桑树叶,素有“绿色植物之首”的美誉,更有“人参热补,桑叶清补”之说。它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,以及粗蛋白、粗脂肪,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“药食同源”植物。桑叶茶不仅可煮茶饮用,还能用于食疗。接下来,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桑叶茶的功效、食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副作用。
桑叶茶的功效
1.降低血糖:桑叶茶中含有N-糖化合物,具备抑制血糖升高的药用价值,可用于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。其关键作用成分“黄酮”,拥有独特结构,被日本医学界称为“DNJ”物质。它能抑制蔗糖酶、麦芽糖酶、α-葡萄糖甘糖、α-淀粉酶的分解,刺激胰岛素分泌,并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。
2.降低血粘:高脂血症患者血液黏度高,易导致毛细血管堵塞,进而引发心肌梗塞和脑出血。桑叶茶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,能强化毛细血管、降低血液黏度,在减肥、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,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
3.减肥降脂:桑叶茶的减肥功效与其“消肿”“清血”作用相关。它的利水作用,既能促进排尿,又能排出细胞中多余水分,改善水肿。同时,“清血”可排出血液中过剩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,改善高血脂状况,因此对肥胖人群有益。
4.消疮祛斑:研究表明,桑叶茶具有良好的皮肤美容功效,对面部痤疮、褐色斑效果显著。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、酚类、氨基酸、有机酸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,可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新陈代谢,抑制色素沉着的产生与发展,长期饮用还能减少皮肤或内脏中脂褐质(老人斑)的沉积。
5.延缓衰老:桑叶茶具有类似人参的滋补与抗衰老作用,能稳定神经系统功能,缓解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激动,提高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,阻止有害物质产生,减少或清除已沉积的脂褐质。还能调节机体对应激刺激的反应能力,增强机体耐受能力,延缓衰老。
桑叶茶的食用方法
1.桑叶煮茶:煮茶宜选深秋桑树中上部无污染、无病虫害的叶片。水温控制在70-80摄氏度最佳,这样可避免破坏桑叶的营养成分,充分保留其功效与药用价值。
2.凉拌桑叶:选取新鲜幼嫩的桑叶,去除叶柄,洗净切丝,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,再用凉开水过凉,沥干水分,锅中翻炒,加入盐油即可。
3.桑叶菜饼:将洗净的桑叶切成小块,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,捞出过冷水,沥干水分后与面粉混合均匀,摊成饼食用。
4.桑叶鲫鱼豆腐汤:先将干燥的桑叶用水浸泡30分钟,洗净后与处理好的鲫鱼一同放入沸水中煮开同煮。
5.桑叶点心:把干燥的桑叶茶粉碎,按5%的比例与面粉混合均匀,可用于烘焙面包或制作其他点心,如馒头、面条、水饺等,既健康又营养。
6.桑叶姜片:在一些地方,人们常将姜片制作成酸姜食用,尤其在夏季,认为多吃姜有助于祛湿。也有人将桑叶茶和姜片一起煮来喝,茶水颜色与普通茶叶水相似,但兼具桑叶与姜的香气。虽有人觉得气味刺鼻,但祛湿效果更佳。
7.桑叶薏仁米:桑叶与薏仁米一起煮是一种新吃法。桑叶有解毒降火、利尿祛湿的功效,薏仁米也有一定祛湿作用。不过,薏仁米本身有味道,与桑叶同煮可能会有草药味,虽有人不喜,但正所谓良药苦口,对身体益处颇多。
8.桑叶莓茶:在一些莓茶产区,人们会将桑叶和莓茶一起煮着喝。挑选叶片越白越好的优质莓茶,与桑叶一同冲泡,既能祛湿又能解渴,虽茶水颜色黄绿,但口感不错,对健康十分有益。
桑叶茶的副作用
1.抑制胃蛋白酶:桑葚中含有蛋白酶抑制物,会使肠胃内的胃蛋白酶无法破坏C型产气荚膜杆菌B毒素,可能引发出血性肠炎。
2.刺激消化系统:桑葚含有的油酸,过量食用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刺激症状。
3.恶心呕吐:过量饮用桑叶茶,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的症状。
4.胃部不适:饮用过多,消化系统可能出现腹痛、腹泻、腹胀、大便呈果酱样等不适症状。
5.控制饮用量:尽管桑叶茶功效众多,如降三高、减肥、祛斑等,适合日常饮用,但需控制每日饮用量,避免过量。同时,平时应多喝温水,以防止桑叶茶副作用的产生。
综上所述,桑叶茶具有降血压、降血脂、祛斑、养颜、抗衰老等功效,但因其有一定寒性,脾胃不好的人过量饮用,可能刺激消化系统,引发不适。因此,饮用时务必适量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